专家、学者谈“三农”对策
陈建光:谁来关心2000万失地农民的命运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发展,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大,部分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三,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知如何去发展和壮大,集体资产难以得到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村干部素质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集体资产严重流失,造成群众对干部不放心不信任,农民要求分发现金的诉求更加强烈。四,留用地使用不规范。大部分村没有按规定利用留用地政策来发展二、三产业,不能有效地解决他们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征地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利益体系之外。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首先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其次要整治征地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要建立一套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的保障机制。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村集体资产管理,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卢福营:关注边缘化的农村社会成员
中国农村特别是浙江等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变迁中出现了一种农村社会成员边缘化的趋势,正在或已经形成一些特殊的边缘性群体,他们已经从传统意义的农民中转移出来,但由于受户籍制度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未能完全脱离农民的传统属性,处于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两栖化"状态。
(1)"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的乡村企业工人队伍、异地就业型流动的"农民工"大军、自主经营的农村家庭。(2)亦工(商)亦农:只是部分地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处在亦工亦农或亦商亦农的边缘状态。(3)进城不脱村:处于城乡两种管理体制、两种社会文化的边缘。(4)亦城亦乡。这是一种过渡性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完成,边缘化人群将逐渐减少。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农村社会成员边缘化的现象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关注和研究农村社会成员边缘化问题,应该成为认识和考虑现阶段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李恩强:农村工业化不能再次愧对农民
过去长时期里我国城市大规模工业化依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筹集资金,同时依靠农民大量劳动力甚至义务劳动来弥补农村水利等基建投资之不足,忽视了农村投资。在今天的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继续忽视对农民权益及种植、养殖业的保护,不顾及数亿农民的耕地承包和使用权,随意圈地卖地谋取预算内外收入,那么在"后城市工业化"时代,将再一次对不起和有愧于农民。尤其是没有缩小价格剪刀差并解决市民与农民福利差别问题。在自然村落为人口集中、产业积聚的大集镇所代替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人口自然集中居住所带来的商业街道逐渐成型过程,又不会强迫财力有限的村民借债来建宅修街筑路。以规范商业性运作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的地方,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并提高农民收入的的大政策。
林毅夫:扩大非农就业是农民增收根本出路
我国应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劳动及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流动,加速小城镇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最大程度地创造就业机会。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金融支持和服务,保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应成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方式是以中小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帮助、鼓励和支持回乡农民创业也应成为政府重点考虑的政策内容。政府应该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首先,大力发展能够多创造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其次,消除目前大中城市关于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政策限制;其三,流出与流入地政府应该密切合作,协助农民克服外出就业的困难;最后,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问题,现有的户籍制度使进城农民不能享有和市民同等的就业和子女教育权利。只要农村劳动力能够较快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且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能够不断按比较优势来调整,那么,农民收入就会有较快速的增长,城乡差距将会不断缩小。
张新光:下一步农村改革政策的基本走向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一定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总方向,坚持农地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各项配套性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可耕地的农民家庭私有制和农村非耕地(包括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道路等)的国家公有制,是下一步进行农地制度创新惟一的正确途径。
一、坚持"三位一体"的农村配套改革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只有解决农村"外部性"问题,尽量减少或避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发生冲突和磨擦,中国"三农"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试图以牺牲农村经济发展为代价,长期维持着"半截子"的农村改革,其结果既达不到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会把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丧失掉。
二、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首先改变目前全国的土地资源所有权分布的现状,切断农地资源单向流入城市非农业用途的制度性"路径依赖"。促进可耕地在农户之间自由流动,有利于耕地规模适度的集中经营,更好发挥土地作为增加社会财富母体的再生功能,培育出大量的新型合作经济实体和合作经济组织。
三、建立和完善与新的农地制度相配套的农民收入分配制度。近期的改革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是:(l)暂缓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乡镇统筹和村级提留等多种收费项目。乡镇在编工作人员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及其必要的经费支出等,一律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2)国家要从每年新增加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大部分资金,用于进行下一步农村改革的成本支出。(3)至于村干部的误工经济补贴和村级组织必不可少的办公经费来源等,则由全体村民根据实际需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集体讨论每年向农民分摊的具体办法,实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制。
王梦奎: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的问题,现在则要从"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找出路。要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通过城市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
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给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的特殊困难,实现城市化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要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适当向农民和农村倾斜。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市化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进展快些,经济落后地区进展会慢一些。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以及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成为当地经济的中心,甚至成为全国性的某种商品的集散地;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地方就不要不讲经济效益,人为地造镇。要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际社会经济效果来权衡,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管理和教育问题。
蔡永飞:中国城市化怎样"化"掉农民
户籍制度阻碍城乡一体化,它不是在城市或农村登记户口的区别,而是把城市和农村分成两个社会,因为身份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当城市化把农民裹挟到城市,因为户籍制度,农民还是农民,农村还是农村,城市化"化"不了,成了一块打不碎、煮不烂、化不开的"硬核"。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解决户籍制度问题。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是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相关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要解决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键是着力解决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就业和养老的保障,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民主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近郊区农民的社会保障可以采取:
一、 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将城近郊区土地开发中形成的级差地租切出一部分,用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
二,必须科学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立足长远,充分考虑所有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利益,考虑远郊区农村的利益。
三,根据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际需要,将已经进入城市的乡镇政权机关改为街道办事处,将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
四,加快城近郊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明晰产权。
摘自:《决策与信息》2004年03期 作者:陈建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