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河南省林州市陵阳镇政府最近组织近百名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连夜“加班”,悄悄铲除了南陵阳村近200亩即将成熟的麦田。经调查,镇政府要在该村开辟一条道路,需要占用部分农田,但大多数村民不接受。于是,镇政府“果断决策”,导演了这很不光彩的一幕。
读了这则消息,笔者很是纳闷,与农民朝夕共处的镇政府官员,为何竟不懂得“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呢?他们“半夜鸡叫”,强行圈地,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也将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形象,败送得一干二净。
如果陵阳镇政府的“圈地创举”只是个案,恐怕成不了大碍。然而,据近日公布的《国家土地督察报告(2008年)》显示,去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根据媒体披露、群众举报、实地巡查等掌握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9个省(区、市)、66个市(县、区)开展专项督察,实地巡查地块228宗,涉及土地面积2346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1696公顷。这说明,非法圈地现象在一些地方仍比较突出,陵阳镇政府的不法行为,只是违法违规用地逆流中的一朵浪花。
地方政府非法圈地,大都偷偷摸摸,主要有两怕:一怕被国家土地督察和纪检监察部门查处;二怕当地群众举报。两怕中,后者尤甚。个中原因不言而喻:土地督察“山高皇帝远”,即使顺藤摸瓜下到了基层,也不是那么容易查出问题的。但如果当地群众当起执法部门的“线眼”,非法圈地行为就容易败露。一些基层政府对上访群众百般阻挠,就是这个原因。
细究起来,一些基层政府的非法圈地现象之所以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到了上级政府领导的默许。实际上,对耕地保护工作,一些政府官员至今没当作一回事。在“为官一任,政绩显现”的思维定势下,不少官员都希望在任期内多上项目、多建高楼。只是限于土地政策法规的制约,不敢公开征地,于是改用另一种策略,即纵容手底下的人非法圈地,偷偷摸摸用地。
对那些“潜伏”的圈地行为,理应穷追不舍,按相关法律政策严肃查处,尤其是把背后操作、指挥的官员揪出来。不尽如人意的是,面对屡禁不止的圈地现象,不管是相关部门的查处力度,还是媒体的曝光力度,至今仍摆脱不了蜻蜓点水、难伤筋骨的遗憾。这需要人们好好反思。
(作者为广东省恩平市发改局局长)